欢迎来到关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精选范文8篇) - 工作总结 - 千惠文档网_文档_文档下载~

关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精选范文8篇)

时间:2022-06-20 工作总结 点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8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8篇

【篇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2019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 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今年以来,江南区认真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各镇、村实际,吸取“真经”,借助外力,以“四个确保”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顺利开展,活动成效初步彰显。

  谋定而动,确保突出精品。江南区从去年开始对所有行政村基本现状、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农户布局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划分为基础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类建设模式,研究并制定《江南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同时,注重探索建设精品工程,在乡村规划、宅基地规范、村庄基本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精品示范创建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村庄环境和文化内涵,争取打造一批典型示范精品村坡。目前已完成三类村屯选定工作,开展“三清三拆”基本整治型村屯11个。

  扩大声势,确保人人参与。江南区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多层面、多渠道的宣传氛围。印制一批宣传资料,利用节假日及圩日等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发放宣传资料,在公共场合、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在田间地头竖立宣传牌;唱响一批宣传歌曲,利用百姓小舞台,通过农村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歌舞、平话山歌、小品等开启文艺汇演宣传模式,并穿插知识抢答,进一步加深群众对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认识;动员一批模范先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农村党员带头整治,以身示范,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

  借助外力,确保取得成效。江南区发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风貌提升行动,鼓励公司、企业、社会人士、乡贤能人通过投工投劳、送技术种子等方式参与“三清三拆”、“四微”整治、装扮农房等工作。

  吸取“真经”,确保少走弯路。江南区坚持“多看、多学、多探索”的工作思路,组织相关单位到区内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不断将所学的“他山之石”归纳、总结、吸收、利用。同时,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协调会、现场会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坚定干部群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市数据资源局负责对接联系临安区太湖源镇。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与基层干部共同谋划发展思路,选择夏村村开展了“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工作。

  一、认真走访,蹲点调研,发现乡村振兴理解有偏差

  截至2020年5月底,全局26名干部(含直属事业单位)累计走访20个村,921户农户(1376户次)、57家企业,落实解决各类问题127件,研究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思路15次,撰写思想体会和调研手记29篇。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基层在“乡村振兴”战略理解、执行上存在一些偏差。例如,轻谋划,忽视本村自然资源整合梳理;轻统筹,项目交叉重复造成浪费。为此,我们选择发展水平、自然禀赋均处于中等水平的夏村村,谋划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推进落实,通过深度谋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二、摸清实情、吃透精神,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1、摸清基本情况,坚定发展信心

  夏村村地处东天目山东侧,位于太湖源镇所在地北部,由原夏村、盛村坞、浪岭村、黄岗村、农场村5个村撤并组成,地域面积16.65平方公里,总人口2247人。夏村村有几大优势:一是自然景观优美。村口有一棵50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一座石拱桥,传说为“海龙仙”建造,人称“封门桥”。二是产业结构多样。农业生产以种植竹笋、山核桃为主,近年来香榧也发展较快。三是水资源丰富。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夏村水库,库容量100万方。四是历史底蕴深厚。盛村坞自然村有佛教胜地龙门寺,樟村自然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夏士玉民居”,农场自然村有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10间泥木结构的2层知青屋。

  2、吃透中央精神,探索振兴之路

  一是在工作目标上,与中央、省、市有关工作衔接。通过三年努力,既提出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农民增收渠道多元、人均收入增长、农民生活富裕等物质方面的指标,又明确了村容村貌村道改善、村级管理治理有序、生态和乡风文明、党组织建设等精神方面的指标。二是在工作原则上,强调三个“突出”。突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两手硬,突出党管乡村振兴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两手抓,突出统筹协调和突出重点两兼顾。三是在工作任务上,重点做好四篇“文章”。即村级集体经济文章,深化改革文章,环境整治文章,活动评选文章。

  3、谋划9大工程,化潜力为优势

  一是通过1000平方米民宿建设工程,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招商引资310万元,争取政府支持140万元,村土地投入50万元。项目自今年6月启动。二是通过百亩科技农业示范园工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自今年6月启动。三是通过“夏士玉民居”保护开发工程,达到传承文化、保护开发和增收的目的。目前项目落地面积900平方米,对外招租。项目自今年6月启动。四是通过100万立方米水资源联营工程,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自今年6月启动。五是通过多层次生态文化旅游工程,形成民宿+观光农业+文化旅游格局,力争2020年前完成。六是通过村容村貌村道整治提升工程,使村容村貌村道硬化、美化、亮化、彩化。项目将于2020年前逐步安排落实。七是通过乡风文明创建工程,促进和谐文明。如每年开展一次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讲好夏村故事。此外,还谋划了农林大学示范园建设工程,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基地优势,通过示范带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200亩集体用地深度开发工程,计划收回集体土地分散承包权,通过招引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等。

  4、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推进合力

  一是加强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局、镇、村联合汇报会,形成市数据资源局党组指导、镇党委领导、村党委负责、村干部领衔,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制度。二是建立制度。建立每个项目1名干部联系制度,明确进度计划,抓好落实。三是加强宣传。借助各类媒体,讲好夏村故事。争取社会支持,民资参与,形成广泛合力。

  三、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抓住乡村振兴工作牛鼻子

  通过夏村试点,得到了一些启示。建议市委以行政村为单元,全面制订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行政村变革,带动全市农村变革。同时将“三年行动计划”制订落实情况纳入“百千万”活动考核,坚持数年,以成燎原之势。

  1、行政村是乡村振兴的最基层单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一个行政村就是一面“回音壁”。只有一个又一个行政村的“实”变化,才能带来举国上下的“真”变化。因此把“力” 用在行政村是好的选择。

  2、抓好村级乡村振兴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我市目前有3000多个乡村型行政村。经过前几年的有序归并,区、县(市)内的大多数行政村基本规模相当,村与村之间山、水、田、林、路的自然面貌相似,每个行政村内自然村落的个数也相差不大,这给行政村党组织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抓点做样、开展工作竞赛、提高领导水平创造了条件。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乡村振兴搞得好不好,一看一比就知道。

  3、制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牛鼻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十分丰富,是对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的极大考验。以制订行政村“三年行动计划”入手,可以倒逼农村党组织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吃透中央乡村振兴的精神实质,以学促干,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倒逼农村干部眼睛从向“上”到向“下”,变比“关系”为比“能力”,激发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调动农民积极性。

  四、目标明确、保障到位,理清乡村振兴前进新计划

  要把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导则、引领,坚持长短结合、系统谋划,切忌为制订而制订、应付了事。建议行动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工作目标。明确“三年为期,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第一期与中央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提出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农民增收渠道多元、人均收入增长、农民生活富裕等物质方面的指标,同时提出村容村貌村道改善、村级管理治理有序、生态和乡风文明、党组织建设等精神方面的指标。

  2、工作原则。要强调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两手硬”。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列入“发挥政府作用”的工作范畴,作为党领导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把宏观指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和依靠市场力量发挥龙头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夯实产业兴旺的基础。二是突出党管乡村振兴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两手抓”。把党的领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协调、有效工作上,统一于各级党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尊重农民自愿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家庭经营渠道。三是突出统筹协调和突出重点“两兼顾”。统筹协调山、水、田、林,制订资源目录,有效整合配置生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突出集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等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村庄全面转型。

  3、主要任务。重点做好四篇“文章”: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抓住消灭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机遇,通过项目引领,发展集体经济;抓住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制度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加强管理、经营机制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抓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机遇,通过劳务折价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抓住全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机遇,挖掘革命、历史、佛教文化,发展集体经济。二是深化改革。以土地流转改革为重点,促进绿色产业深度转型。抓好农民承包地流转签约,抓好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建立产学研融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龙头带动、农户联动的氛围,积极稳妥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三权分置”改革样板。三是环境整治文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村道。完善垃圾清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行新建住宅深埋三格式化粪池,合理规划新建生态公厕,补齐农村无害化公厕短板。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保护乡村古建筑,保留乡村原生态风貌,强化新建住宅规划,建设乡村田园建筑示范。依托重点工程,争取项目支持,全力推进村道硬化。四是活动评选。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评选活动,弘扬家庭美德,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通过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屋建筑、灌溉库渠坝址,挖掘历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展示农耕文化,淳化民风,凝聚民心。抓好农村公墓规划,抵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弘扬健康节俭的作风。

  4、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按照中央“五级书记”抓振兴要求,强化“一线总指挥”意识,形成镇党委领导、村党委负责、驻村干部指导、村干部领衔,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制度。建立每个项目由1名干部联系制度、定期汇报督查制度,并纳入对村干部工作考核。二是完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对外公开招投标制度、村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将实施绩效纳入对镇街道年度考核、对区县(市)党委政府的综合考评。三是加强宣传。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讲好农村故事。争取社会支持,民资参与,形成广泛合力。

【篇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关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落实

情况的汇报

根据《XX市XX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任务安排,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开展村庄基础设施“改路行动”情况:

我区146个行政村(社区)已于2015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提前实现全区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的目标,通达率100%;截止2018年底,已完成3个便民候车亭建设,有6个待市里下达指标任务后再实施。目前全区809个自然屯的道路硬化率90%以上,全区有农村公路1156.1公里,其中县道162公里、乡道338.8公里、专用道18.9公里、村道636.4公里。

(二)开展村庄公共服务“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情况:

随着我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已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由于群众出行主要靠摩托车、电动车和小汽车,班车客源少,所以很多行政村班线车没有市场。目前在国道324线两旁有20个公交站点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交付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和管养所需资金缺口大。县乡联网、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缺口大,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加之养护维修任务繁重,早期修建的农村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大中修的道路越来越多。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量重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大中修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

二是旅游景区道路项目因资金没落实等原因推进缓慢,目前无实质性进展。

三是公路建设用地困难,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

四是由于受土地制约,我区道路两旁的排水设施没有完善,尤其是道路两旁没有绿化、美化,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也影响了旅游环境的美化。

三、下步措施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建议上级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实施村村通双车道建设。

二是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三是加强与国土、旅游、乡镇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公路建设用地,共同推进我区乡村道路和旅游景区道路建设。

四是根据《自治区重大项目投资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要求,做好XX南环一级路、XX至黎塘界一级路、209线龙凤至云表段一级路、XX西外环高速公路、大岭郁江特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篇三】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黄平县旧州镇校场村乡村风貌整治工作

调研报告

按照黔东南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建设美好黔东南”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的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州直赴黄平县调研乡村风貌整治工作组下达的任务要求,对旧州镇校场村进行了走访调查,调研情况及结果如下:

一、 调研方法

根据州直赴黄平县调研乡村风貌整治工作组下达的调研任务安排,采取走村窜寨实地查看村容崽貌,并随机选取村干、党员、群众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填写调查问卷20份。通过与村民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本村乡村风貌情况以及整治工作情况。

二、 村寨治理已采取的措施

通过走访调查,目前本村积极落实整脏治乱工作,主要采取了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成立了乡村卫生工作队,对村容进行维护与整改,村民通过自筹的方式,开展乡村卫生及垃圾收集的工作;二是在村内安置了部分垃圾桶对沿街的垃圾进行收集,提高了村民的保洁自觉性,自觉做到门前三包;三是积极申报项目整合资金对本村的道路进行硬化以及污水渠建设;四是村干部积极宣传,提高农户卫生、村容美化意识。

三、 村寨治理现状

目前本村村容寨貌整体状况为一般,坝区路面硬化项目已经通过审批,目前正在筹划施工阶段,村内整体环境寨貌较好,但仍有部分房屋过于老化,村民自建房均较有特点,但是群众整体卫生意识有待提高,柴草乱堆、垃圾乱倒、乱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人畜混居、粪水乱排现象基本解决,由于目前村内农户大量进行农房改造、新建、重建,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堆放问题较为突出,其次是坝区2个村民组村民卫生意识有待提高。

四、 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随机入户抽样调查,填写问卷20份,调查结果如下:

1、 认为有必要开展乡村风貌整治的占100%,几乎所有受访村民都认为有必要开展乡村风貌整治工作。

2、 开展所有受访村民均表示非常愿意参加乡村风貌整治工作。

3、 对于乡村风貌整治资金来源问题,认为需要由财政全额投入的有4户,占受访村民的20%;认为需要由帮扶单位全部投入的6户,占受访村民的30%,认为由财政、帮扶单位、农户共同投入的村民10户,占受访村民的50%,因此大部分村民认为可以由财政、帮扶单位、农户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整治工作来改善本村环境。

4、 对于我州及本村乡村风貌存在的问题所有受访村民都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卫生意识不高,其次是垃圾乱倒的问题;柴草乱堆、粪水乱排、畜禽乱放、厕所脏臭、乱搭乱建等问题时有发生。

5、 受访村民中60%认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是最重要的整治措施,同时,40%的村民认为加强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重要,30%的村民觉得应该将风貌整治列入对乡镇、村两委的考核内容,20%村民认为需要将风貌治理纳入村规民约,10%村民认为需要解决保洁经费,落实保洁队伍。

6、 在乡村风貌整治工作最大的困难中,有80%的受访村民认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同时有60%的村民表示群众不理解,不积极参与,也是乡村风貌整治工作难以开展的较大问题;另有10%的村民认为村干部的能力、经验不足。

7、 在对本村的环境卫生状况的调查访问中,90%的村民认为本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一般,10%的村民认为环境卫生状况很差。

五、 村寨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次深入调查了解,以及实地走访,本村目前存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村民整体卫生意识,同时需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筹措解决村容整治工作,同时希望财政有一定的项目扶持资金支持,成立工作队对村容整治工作全程跟踪负责,并将风貌整治纳入乡镇和村两委的工作考核内容。

1、 建议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对乡村风貌的整治进行指导与追踪;

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用于垃圾收集转运、污水排放处理、和危房农房改造工程;

3、 建立培训机制,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整体意识,加强村民集体荣誉感及幸福度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对幸福指数的了解与标准认识。

4、 可以适当的开展乡村风貌评比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如: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以提高村民的荣辱观,积极宣传典型事迹,利用典型事迹带动整村文明风气。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篇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惠兴医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

工作总结

惠安惠兴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及县卫生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配合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服务临床一线为宗旨,认真做好医院内部安全生产、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等方面工作。现将医院三年来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的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落实情况

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医院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治安防范综合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让全院所有科室、职工参与到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中来;积极与辖区村委会、派出所取得沟通,镇派出所确定我院为重点防护目标单位,从而更好的预防和处置医院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医院内部及周围的安全;积极建立健全医院安全生产和治安、消防安全制度,充分利用医院24小时视频监控系统,使医院形成立体式治安监控网络,发挥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优势,对医院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二、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1、健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院领导高度重视,我院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效落实,成立了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配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同时,医院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治安防范综合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全院所有科室、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个人,使医院全院都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我院的安全生产,我院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医院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堵塞安全生产管理漏洞,细化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围绕着“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这一主题,落实好医院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坚持边自查自纠,边建立长效机制;医院领导班子把安全保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针对性的把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到医院日常管理中去。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紧扣“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安全生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宣传口号,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在单位的显眼位置悬挂了宣传横幅。二是以“安全生产”为专题宣传内容,在医院内部会议、《惠兴院刊》、定期的培训讲座等平台组织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全体职工掌握活动的主题、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来。

4、加强检查,防范事故

(1)医院有针对性的要求各科室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整改;同时医院安全委员会成员对各科室的自查结果进行抽查,并现场纠正隐患。

(2)在雨季医院认真执行落实上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对医院危房和危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建筑在未消除安全隐患前已暂停使用,并组织人员撤离。

(3)医院对院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麻毒药品、药库进行24小时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医院职工饭堂,建筑工地等要害部门进行严格巡查,查找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

5、加强治安防范管理,严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我院成立了医患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专家组,制定了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调解处置流程,医院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定期对职工进行法律法规等医疗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医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各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医疗安全学习,医院每季度进行一次核心制度和医疗安全相关制度的考核,医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防范措施到位,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在医院门诊、病区、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安装了多个视频监控探头,设置了监控室,为医院安全管理和医院服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定期培训,全面自查排除隐患

我院积极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等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抽查,一个季度开一次安全生产小组会议,半年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一次总结,每年对医院安全生产情况做一次全面的自查、自评工作总结,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及时改进。

三、健全党团组织,领导医院稳定发展

我院党支部组织健全,政治思想工作扎实有效,加强管理严格,经常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普法教育。

(一)开展法制教育,医疗护理生活秩序良好。加强法制宣传,积极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按照规定完成年度普法任务,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强,自觉遵纪守法,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活动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二)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

由于我院创建平安医院从方方面面重视。如今,我院治安状况良好,全院上下和谐安定。各科室实现无黄赌毒、无邪教、无集体上访、无封建迷信、无群体性械斗、无民事转刑事案件、无因民事纠纷引起自杀和他杀、无重大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医院、科室团结协作、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这三年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中,我院不断加强对全院职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宣传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事项,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医院改革,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使我院安全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我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医院稳定、健康、安全的发展!

惠安惠兴医院

2011年5月30日

【篇五】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及分公司关于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我分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持续针对站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行动,确保我分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持续施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加大汛期期间的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重点区域隐患排查,针对所辖区道路、隧道、办公区、宿舍、厨房、发电机房等重点区域的安全指示标识、用电、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切实保障监控分中心的安全生产。

二、全方位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强化旅游期间车辆高峰期间的 ___署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格24小时带班,加大外场隧道巡察力度,坚决杜绝车辆拥堵等事故的发生,确保车辆高峰期期间的保通保畅工作。

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汛期、强降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强化对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加强设施设备保养运行、做好应急处置业务培训等,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险情,能够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及时处置,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1、积极改进安全工作方法,把安全工作重心下移,树立危机意识,大力倡导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2、持续加强职工日常安全生产培训,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战斗、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

3、加大监控力度,实行实时监控,快速准确传达工作信息,传达指令批示及时准确,不断提高监控水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六】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 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合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做好顶层设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研究制定《南宁市武鸣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并同“幸福乡村”活动、乡村风貌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一十百千”工程等四项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将各项任务明确落实到各镇和各相关单位,以各镇各单位主要领导为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形成“全城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紧紧围绕“伊岭壮乡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环大明山旅游示范带”的农业产业、休闲旅游等优势资源,以环广西自行车赛道为主轴线,把花花大世界、陆斡敏山、大明山等沿途九个景点串珠成链,对沿线村屯开展村屯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各村屯建设规划注重突出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做到了既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又突出壮乡特色,达到田园风貌的要求。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城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镇、村、屯相应建立工作班子,形成城区、镇、村、屯四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各镇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敲定改造村屯,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城区住建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以便基层掌握改造提升标准。

  创新方法 宣传造势

  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热情

  深入发动群众。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向群众解读政策,研讨工作方法,形成要整治、快整治的共识,全面推广先发动后实施,从自上而下交代任务变为自下而上自主申报的做法,与农户签订创建承诺书,承诺自觉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积极投工投劳配合整治工作组开展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等工作。

  多维度开展宣传。利用电视广播媒体进行“三清三拆”专题宣传,持续滚动播放乡村风貌提升的主要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发送乡村风貌提升的宣传图片和视频210万次;为每个行政村印发《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导手册》和《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拆”指导手册》,张贴“三清三拆”宣传海报3000余张,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53条。

  增强村民自治共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强化村民理事会民主自治、民主决策的功能,实现共管共治,增强群众对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和自觉性。村“两委”干部和第一书记常常利用夜晚群众收工在家时间,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签订责任书,做群众思想工作,解群众心中疑问,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如陆斡镇卢岩屯村民理事会,由该屯德高望重的村民和经济能人组成,积极参与屯里大小事务的管理。为完善基础设施,卢岩屯村民理事会发出号召,村民在一周之内就自筹资金15万元,并申请财政补助,修建了通村公路1.5公里,硬化巷道2.5公里。

  示范带动 多措并举

  彰显乡村风貌提升壮乡特色

  科学开展试点,全面带动村屯整治。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思路,在各镇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别选择5个村屯进行“三清三拆”试点。试点村屯的选择包含精品示范型、设施完善型和基本整治型,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的方式,优先选择编制有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村屯作为试点。在试点示范中总结提炼出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村屯面貌全面提升。按照“农村更像农村”的理念,梳理、挖掘村屯的自然禀赋、文化传承和产业基础,在两江镇英俊村岜旺屯实施以“建设精品农房、建设精致环境、建设精彩文化、建设精美乡村旅游、建设精心产业发展”为主基调的“五精工程”,打造精品示范型村屯。

  开展“三变”改革,为风貌提升提供动力。陆斡镇张岭屯村民抓住建设“环大明山旅游示范带”的契机,由村民理事会牵头,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该屯经济能人的带领下,全屯各家各户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共同筹资380万元,成立张岭敏山彩虹生态旅游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敏山风景区,主动融入“环大明山旅游示范带”。张岭屯的“三变”改革,统一了群众思想,凝聚了全屯力量,户户签订责任状,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主动投入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构建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多元投入保障机制。采取“边建边补、以奖代补”模式,先期预拨、分期下达,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村民意愿,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切实破解乡村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撬动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在各村屯落实屯内环境卫生责任制,划定每个农户的卫生责任区,建立村屯保洁员管理制度,实现长效保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压实责任,坚持日常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严格督促各村屯按要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坚持多层次发动,多领域动员,搭建群众建设、群众管理、群众智慧的共建平台。积极制定《村规民约》,由村民理事会与各家各户签订承诺书,村民根据规划积极开展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种果行动,绿化、美化庭院人居环境。

  一、进一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切实发挥我市各级干部和乡贤的模范带动作用,动员引导农村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结推广马山县林圩镇、良庆区那陈镇等地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乡贤助力”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村民自治,鼓励群众投工投劳自愿参与家园建设。

  二、全力打造6条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推动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实施全域整治,按照“基本整治+示范带”模式,全力推进马山县环弄拉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武鸣区环大明山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带、青秀区“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示范带、良庆区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邕宁区乡悦四季示范带、江南区江韵扬美示范带等6条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巩固提升宾阳县“宾阳漫城”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带建设成效。继续开展村庄基础设施“七改造”和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

  三、深入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持续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整治成效,坚持将“三清三拆”作为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基础,充分组织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三清三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分类推进三类村庄建设

  坚持“三年扫一遍”目标不动摇,全面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屯建设,将按照基本整治标准提前建设的村庄,优先纳入下年度基本整治型村庄补助名单。各县区、开发区要建立竞争性评选机制,优先将村“两委”组织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并达到“三清三拆”标准的村屯评选为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2020年度完成1254个基本整治型、62个设施完善型、1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

  五、统筹推进农房管控

  深入实施《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指导各部门依职能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房建设管控的实施意见。制定《南宁市农房风貌设计导则》,新编制一批农房建设图集。

  六、加大督查指导和培训力度

  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驻点指导和不定期暗访,从4月份起开展月度进度通报排名、“红黑榜”通报,2020年下半年开展乡村风貌提升督查。对进度缓慢的县区、乡镇视情况下发督办和约谈。适时召开全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会、观摩会和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乡村建筑师”培训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

  七、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我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正面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全面客观地宣传推介我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措施和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4月份起开展月度宣传信息通报。深入基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系统总结我市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经验做法,发掘典型案例,梳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篇七】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定海区“811”新环境保护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舟山市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舟山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对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8月印发了《关于印发舟山市定海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目标责任书的通知》,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政府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分管区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确保了我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按时完成,现将08年以来我区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一)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08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区及时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定海区第一次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启动了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过计划、动员、宣传、选聘普查员、培训、清查、入户调查、数据核算与审核、复查等多个阶段,完成了对我区工业、农业、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生活污染源的彻底排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污染源数据库,最终形成了5万余字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此次污染源普查共普查了工业源1090家,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220家,一般工业污染源870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家;生活源630家,其中住宿业、餐饮业301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16家,医院4家,机关、事业单位独立燃烧设施1家,城镇居民生活8家,基本涵盖了我区所有的污染源。09年底至10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掌握我区污染源动态变化情况,我区环保部门再次组织了污染源更新调查工作,主要调查了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的及新增和减少的污染源,目前,更新数据已经上报上级环保部门。

(二)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1、制定计划。减排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成立了专门的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减排目标,制定了《定海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并以年度环境统计数据为基准,综合考虑我区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削减潜力等因素,通过认真测算,精选减排项目,编制了2008至2010年分年度的污染减排计划。

2、明确任务。为确保年度及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我区层层落实污染物减排责任。按照“项目化、目标化、责任化”的思路,把减排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乡镇和减排企业,层层签订减排责任书,明确责任单位、具体项目和减排目标。

3、突出重点。“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期间,我区力促工程减排,相继上马了干览污水处理中心,白泉污水处理中心,马岙污水处理中心和金塘污水处理中心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同时,我区还以减排为抓手,加快工业污染源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在我区重点排污企业中新建了一批污染治理设施,并作为减排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07年至今,共有21个企业新建了废水治理设施,18个企业新建了废气治理设施;另一方面我区继续推进高污染落后产能的关停工作,“811”行动期间,累计关闭企业37家,其中11家纳入COD减排项目,26家纳入SO2减排项目。另外,为促进我区SO2减排,我区还对辖区内所有4吨以上锅炉进行整治,要求企业安装了除尘脱硫设施,改善了我区的环境质量。

4、严格监管。一是抓好重点企业(工程项目)污染整治。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工程项目)加强监督,每月要求上报设施建设进度和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台账,每月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二是继续加强对“十一五”期间已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工程项目)的日常监管,采用现场监察、采样监测与在线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污染源的监管,我区已在8个重点企业安装了6个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和4个废气在线监控设施。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排放量不反弹。

通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截止到2009年底,全区共完成减排项目76个,其中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32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44个。通过全市统筹调剂,2009年底,我区COD排放量为231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50吨,累计完成“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的80.8%、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85.3%。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年我区加大了减排工作力度,相继关闭了5家轮窑厂,并在金塘镇动工新建污水处理中心,同时把舟山增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半岛船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列为重点减排项目,确保我区“十一五”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二、水污染防治

饮用水安全事关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08年以来,我区扎实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2008年,我区环保、水利、水务等部门联合编制了《定海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定海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通过规划,建立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机制,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以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为载体,推进水源地污染整治。首先,结合定海生态区创建工作,实施库区功能防护林建设,在上游农田逐步推行无害化种植方式或弃农还林,控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其次,在水源地上游村庄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清运,并在虹桥水库水源地上游新建生活污水截污治污设施;再次是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了水库上游规模化养殖场搬迁。

三是建立预防预警机制。我区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辖区内的饮用水源地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突发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指挥和应急人员,增强了应对水源地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至2009年底,全区创建合格规范化饮用水源地22个,创建比率达100%,监测数据显示:我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三、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

为解决我区重点区块、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2008年以来,区整治办制订了全区环境污染整治实施计划,干览海洋食品产业区、盐仓工业区块、岑港烟墩化工区块、定海工业园区被列为重点污染监管区。水产、船舶、电镀、甲壳素、化工等重点行业确定为污染整治重点行业。每年选定一批企业作为区级以上重点监管企业。

1、推进工业区块整治工作

2007年—2009年,我区通过加强企业环保监管,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相继完成了定海岑港烟墩工业区块、盐仓工业区块和干览海洋食品加工区块的污染整治工作,并通过了市级验收。今年初,为进一步加快定海工业园区的整治,区整治办加大了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园区企业的管理。园区完成了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使园区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同时完成了园区生态化改造。今年5月,定海工业园区省级重点监管区工作通过上级部门验收。为进一步加强对化工、甲壳素、制药和危废处置等重污染企业的监管, 09年4月起,区整治办开始对岑港烟墩化工区块实施新一轮的环境污染深化整治,邀请专家对6家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现场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向6家企业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经过整治,该区块内外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加大行业整治力度

我区以水产、船舶等行业为主导产业,“811”新三年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相继开展了水产加工行业和船舶修造行业及相关企业的专项整治。对水产行业主要开展以废水处理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推行“规模以上企业自建治理设施,区块相对集中的企业集中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区块分散、规模又小的企业实行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专业治理”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产行业污水排放问题。对船舶行业主要开展以“健全三废台帐、规范三废处置,完善三废治理设施”为重点的整治工作,清晰三废的数量及来龙去脉,并建立完善船舶行业的废水治理设施和固废堆放设施。

3、着力实施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

“811”新三年行动期间,区整治办对辖区内群众反映大的、污染风险大的中海石油舟山公司、爱迪亚、国裕热镀锌等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目前这些企业均已基本整治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整治目的。特别是针对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原和邦学有限公司)依据专家组的意见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期限,并派环保工作人员进驻企业,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整治后经专家认定,该企业环保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全面实施循环经济

2008年,我区的舟山纳海油污水综合处理项目、定海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长白岛风电和岑港风电等项目列入“991行动计划”。其中舟山纳海油污水综合处理工程于2009年正式建成,纳海固废处置工程也将于今年底投入试运行;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是舟山市定海区唯一经上级审核保留的省级工业园区,该园区从建设初期就引入了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的理念,2008年11月5日通过了“浙江定海工业园区(临港区块)生态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评审,至2009年底,生态化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长白风电场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待政策处理完成后即可进场施工;岑港风电场工程已正式开工,进场施工道路开挖平整完成约1.5公里,升压站场地平整完成约80%,通往各风机道路以及狮子山进场道路开始施工。大洋水产通过开展循环经济工作每年为企业可节约水资源9.5万吨,节约能耗50万元。干览镇水产食品工业园区是省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08年11月,该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三)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区从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控制污染,依法审批,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选址不合理的建设项目。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各项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落到实处,强化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环境监理、试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把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关。依法开展规划环评。2008年至今年10月底,共审批建设项目555项,“三同时”验收210项,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614项。区级立项项目环评率100%,验收率100%。无审批失误率;发放排污许可证977件,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及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

(四)努力提高“飞行监测”达标率

我区环保部门根据市飞行监测行动方案,编制了定海区飞行监测行动方案,每月开展一次区级飞行监测行动,每次抽查企业3~5家,08、09、10年的飞行监测结果显示,飞行监测达标率均在95%以上。

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811”新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我区新上了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项目,主要包括:白泉污水处理中心污水提升泵站和1500米长的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干览污水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马岙污水处理中心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在建)、金塘污水处理中心及配套管网工程(在建)。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总计9400吨/天。白泉污水处理中心和干览污水处理中心在线监测装置也完成建设。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2008—2010年,全区年均压缩的农村生活垃圾2.6万吨,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100%;中心城镇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后全部运输至团鸡山垃圾埋填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据09年环境统计,全区工业固废集中处置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100%。09年、10年分两次对我区危险废物产生利用贮存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24家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单位建立起危废管理台账,并按照危废管理要求,建立起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目前,我市纳海固废处置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我区已有8家企业与该中心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同时,我区还做好了历史遗留危险废物的转移处置,2009年至今,共转移处置危险废物2744吨。

七、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1、积极推进畜牧业布局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一是积极开展城区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工作, 2008年3月城区街道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全部关闭或搬迁,同时通过动物调运备案制度,严格控制城区限养区内散养密集区的畜禽调入数量;二是以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建立生态养殖小区,积极探索推广清洁养殖等新型技术,发展现代畜牧业。

2、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08年全区完成了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共普查了269家畜禽养殖场并完成数据核实录入工作;对13个乡镇的144个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制定了2009年和2010年治理计划;08年至今,我区共有67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施了污染治理,并通过验收,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3、大力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目前,全区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3万余亩,全区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积达1.5万亩。肥料、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8%和8%,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98%以上。

4、积极开展绿化示范村建设。08年至今,我区共完成了17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和6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创建。

八、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1、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强化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海域确权发证的前置条件。新用海项目功能区划符合率、环评审核率、确权发证率和海域使用金征收率均达到100%,至今,我区所有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均按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并分别由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出具了审核意见。

2、统一规划近岸海域和滩涂利用,合理布局水产养殖。三年来,我区重新调整了养殖布局规划,大力扶持高位池养殖、大棚养殖等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和引导水产养殖采取生态、健康养殖方式,科学使用药物,合理投喂,减少残饵,推广示范标准化养殖,积极支持申报无公害产地。

3、全面开展赤潮、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监视及防灾减灾工作。根据《舟山市赤潮防范工作应急预案》规定,充分依靠省、市、区各海洋监测台站、养殖户、渔民组成的赤潮监测信息员队伍,全面开展了赤潮监测及防灾减灾工作。为准确掌握赤潮监测信息,多次组织赤潮监测信息员队伍进行赤潮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依据《舟山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认真负责组织发布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组织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避风,帮助开展养殖设施的修复,有效降低了海洋灾害损害。

4、实施近海海域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加强近岸海域和渔港水域的环境保护。2008—2010年间共投入130余万元实施海洋生态补偿项目5个。三年间共放流鮸鱼10万尾、海蜇1270万只、三疣梭子蟹80余公斤。

九、生态修复保护

一是加强土壤的保护和改良,注重基本农田的保护。我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7]6号)文件精神,在盐仓街道跃进村、大井头村的一块土地上首次开展了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试点工作。该试点项目名称为:粪便无害化、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理,用地面积26.28亩,平均剥离厚度50厘米。剥离的表土主要用于30公里外的小沙镇鲍家废弃地开发整理项目,面积138.27亩,新造耕地面积131亩。该项目已于2008年底通过市有关部门验收。

二是积极实施各项生态治理工程,推进生态区创建。至今,我区共完成矿山治理9家,治理率达到100%,总治理面积近29万平方米,完成申报绿色矿山3座。 08年完成清水河道整治118.4公里,其中农村河沟、池塘整治疏浚76.2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08年至今,我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计7.34平方公里。认真开展“二沿五区”坟墓专项治理工作,08年至今共治理坟墓2681座,拆迁889座,绿化1323座,种植树木20余万株,坟墓治理率达96%;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70%。完成海防林建设35000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500亩,封育改造面积28500亩,省级阔叶林改造1000亩,生物防火林带20公里,至今我区防火林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十、生态创建

2008年5月,我区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我区注重生态创建实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推动我区生态建设工作:

1、加强生态社区创建。08年至今,我区共有37个区级生态社区通过验收,按时完成区重点工作中创建区级生态社区的目标任务。

2、加强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今年,我区白泉镇、小沙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已顺利通过市局预验收并上报省厅,届时,我区省级生态乡镇将达到7个,占到全区乡镇70%;

3、加强其它生态创建工作。除上述生态创建工作外,我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市级生态示范村等创建工作均完成,正等待上级有关部门验收。到目前为止,我区市级“绿色社区”已达到9个,生态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其他

一是我区环境稽查执法大队已于07年通过标准化建设,定海环境监测站已于2006年11月通过标准化建设,09年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标准化复查。08年以来,定海环境监测站新配置了500余万元的监测设备,提高了我区环境监测能力。

二是积极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在完善《舟山市定海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同时,成立定海区环保局石化行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08年区政府出台了《舟山市定海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舟山市定海区突发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今年各乡镇又编制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使我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在线监控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目前为止,我区已在8个重点企业安装了6个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和4个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并新建了北海空气自动监测站,大幅提升了我区污染源在线监控面。

通过全区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努力,我区较好完成了2008年舟山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目标责任书要求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整治办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成果,积极谋划“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四日

【篇八】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2019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 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一)集镇建成区整治工作

  钟鸣镇建成区整治结合特色小镇,全面进行“两治理一加强”,主要涉及道路改造提升及附属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治污、绿化、亮化等项目。

  1、治理方面

  (1)治脏方面

  人工清理建成区内生活垃圾和存量垃圾6000余吨,垃圾桶、清运车辆、保洁人员都已按要求配备到位,街道及公共场所均做到卫生整洁。

  建成区内有大小水冲式公厕6座,其中新建3座、维修3座。公厕都配备了管理人员。农户改厕229户。

  街道、居民小区实现了雨污分流。铺设污水管网11100米,户接居民水冲式卫生厕所824户入污水主管网。对丰泉路部分堵塞雨、污管网进行了清理疏通。居民生活污水入网率达100%。

  清淤3个水塘面积5500平方米,对四周堤岸进行护砌、改造,做到了岸绿水清。

  对建成区内的主要道路两旁、南北四个出入口节点、政务广场、居民小区等地进行了绿化提升整治,并对原有破损的绿化树池进行修缮,对缺失苗木进行了补栽。同时,建成区范围内见空插绿。马中路、狮峰路、学士路均新建了的绿化带,政务广场、居民小区等处部分新建了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2860平方米,

  (2)治乱方面

  拆除违章搭建棚(伞)3200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00余处,清理大小僵尸车30余辆。对乱搭乱挂、乱涂乱贴进行集中清理。

  集贸市场、龙苑小区等处都分别增设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位,新建一处500平方米的停车场。

  按要求设置了道路指示牌,对集镇范围内交叉路口安装了红、绿灯装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建设

  (1)加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丰泉路、龙泉路、学士路、狮峰路、马中路、老街、车站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浇柏油面积91700平方米,新建人行道面积52800平方米,打通断头路三处,即狮峰路、马中路、车站路,分别与龙泉主路的贯通。对老街破损路面、低洼路面和老街游园广场进行了整治,实施了雨污分流。新建了政务广场、老街游园广场等健身广场、钟鸣中、小学校标准化体育操场。实施了老街改造工程,对老街进行硬化、亮化。安装路灯700余盏。实施了部分路段外墙面改造工程,改造徽派墙面19个单体。

  (2)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原来建成区内居民饮用的是牡丹水库天然水和钟鸣中学地下水,水质难以达标。我们接通了市首创公司提供的水源,居民用上了市首创公司自来水,居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

  (3)加强集贸市场管理。启用了新建的龙泉集镇大市场,加强对新集镇市场管理和商户、摊贩规范经营管理。

  (4)实施弱电下地和宽带提速工程。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改造。建成区内弱电网线全部下地,乱拉乱挂的杆线拆除,宽带已提升提速,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网商的通讯联络。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增设宣传栏和文化墙等,在政务广场承接举办了市文明委“中华经典诵读端午篇”活动。

  (二)美丽乡村工作进展情况

  2018年我镇美丽乡村建设2个省级中心村金山村上盛中心村、马中村新城小区中心村,1个市级中心村新联安置点,建设项目38个(金山村上盛中心村共15个项目,马中村新城小区中心村共15个项目,新联村安置点共8个项目),于2018年12月前已全部完成。主要做法:

  1、强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

  以规划入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挖掘各村特色,金山村主题定位“福禄人家,水墨金山”,充分利用金山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推动村域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逐步建设成依山沿溪风光优美、家族文化传承有序、山区生态环境绝佳的美丽新村,呈现自然和谐、邻里和睦、人文丰瞻、宜居宜业的新金山,该村在市几大班子观摩现场会上得到一致好评。马中村主题定位“高铁美墅,鱼乡马中”,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独特地理位置,挖掘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优势,逐步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显著、丘陵风貌与圩区风光完美相接的美丽新村,展现铜陵北大门宜居宜业的新马中。

  2、精心组织实施,推动项目全面落实

  (1)金山村上盛省级中心村实施了:①垃圾处理:垃圾房完成3个,垃圾桶100个,分类垃圾桶10个。②卫生改厕:完成改厕86座。③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拆除披屋260平米,旱厕37座、鸡笼19个、猪圈21个,清理各类垃圾1380吨。④农房整治:完成外立面改造16000多平方米,改造围墙800多米。⑤道路畅通:新建组组通道路540米,户户通1300米,人行步道960米。⑥污水处理:完成小区大三格,分散处理完成86户。⑦沟塘清淤:对小房徐塘、盛云红洗衣塘、小明塘、明塘、桶子塘、大房徐进村口塘6口塘的清淤护砌,新建亲水平台7座,青石护栏120米,金山河道清淤护砌240米,新建车行桥1座。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盛氏民俗馆前新建7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400平方米盛家祠堂小广场、200平方米小房徐小广场。⑨村庄亮化:安装路灯90盏。⑩雨污分流:新建明沟、盖板沟1530余米。? 公共厕所:新建公厕2座,维修改造2座。? 村口景观:完成村口景观1处。?重要节点整治:完成大房徐进村口节点、盛家祠堂节点、老牛棚节点、福禄桥头节点四处节点整治,对上盛老队屋进行改建为上盛民俗馆,结合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对室内布展。?村庄文化:安装道旗70个,道路指示牌6个,文化长廊1组,并在主干道沿线布置盛氏家训、村规民约文化墙,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村庄绿化:完成村庄内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水体沿岸、公共场所的绿化,面积3600平方米。

  (2)马中村新城小区省级中心村实施:①垃圾处理:新建垃圾房2座,垃圾桶85个,分类垃圾桶10个。②卫生改厕:集中处理大三格1个,卫生改厕16座。③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拆除危房640平方,拆除鸡笼14个,“三清四拆”完成各类垃圾清理清运1700。④农房整治:完成外立面改造8600平方米,改造围墙370米。⑤道路畅通:完成金城小区主干路6米宽670米和进村主干路拓宽350米,京福高铁组组通340米,户户通道路860米。⑥污水处理:新建小区污水处理系统1套,中心村93户污水集中处理。⑦沟塘清淤:对中心村2口水塘清淤护砌,建亲水平台3座。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停车位14个,130平方米社区服务大厅1座,油厂边200平方米小广场1座。⑨村庄亮化:安装路灯80盏。⑩雨污分流:新建明沟、盖板沟1460余米。?公共厕所:新建徽派公厕1座。?村口景观:在进村口位置新建村口标志2个,并对周边进行美化。?重要节点整治:高铁50米范围节点、庐铜铁路节点、村口道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村庄文化:完成道旗、文化长廊、标识标牌制作。?村庄绿化:完成小区内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水体沿岸、公共场所的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3)新联村安置点市级中心村实施了:①垃圾处理:新建垃圾房1座,垃圾桶80个。分类垃圾6个。②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三清四拆”拆除鸡笼21个,棚屋12个,旱厕14座,完成各类垃圾清理清运960吨。③污水处理:对小区雨水污水进行分流,铺设污水管网2300多米,安装污水处理系统2套。④沟塘清淤:对中心村300米沟渠进行整治护砌,建亲水平台3处。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76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座,村口标识1个,停车位8个;⑥村庄亮化:安装路灯54盏。⑦雨污分流:铺设雨水管网1800米。⑧公共厕所:新建公厕 1座。

  同时结合地理风貌、村庄文化发展不同产业。金山村利用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积极融入凤凰山景区,打造新的旅游点,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盆景产业。马中村利用现有的农业和水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并利用铜陵北站的区位优势,做好协调服务和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

  围绕“乡风美”积极开展“美好人家”、“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做好乡风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使美丽建设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

  7月29日,笔者来到龙茗镇进宁村刀屯,只见近40名群众正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现场一片繁忙。

  7月26日晚,该屯组织全屯群众召开“三清三拆”工作动员大会,号召群众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一发出,全屯群众积极响应,在外务工的青年主动捐款1.5万元支持工作,在家的群众自发自愿投工投劳,全屯上下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中。

  “动员会的第二天,群众都自发拿着自家的劳动工具,清理屯里的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拆除乱搭、乱建、违建的建筑。”刀屯村民小组长农富军说,大家热情很高,非常团结,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今天拆掉了我家门前30公分的走廊,我们全家人都没有意见。”村民梁奇方说,拓宽道路之后,大家都方便。

  该屯党支部书记农卫敏告诉笔者,“三清三拆”工作开展期间,由于清理拆除了部分村民的围墙和多占的土地,有些村民也有抵触心理,不是很乐意配合工作。“经过我们多次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告诉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对他们家和全屯的好处,慢慢地大家都表示理解,主动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自愿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到工作中。”

  目前,在全屯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该屯共清理占道、违建18处,清运垃圾20车。

  “三清三拆”工作只是该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而对于今后将把刀屯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新农村,刀屯人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想法。

  接下来,该屯将持续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治理乱停放、乱堆砌、乱排放等问题,并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帮联活动,全屯每一名党员帮联多户农户,动员大家一起参与到建设和谐美好新刀屯的活动中来,并主动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刀屯还将在后山建设两个观景亭,分别命名为“望峰亭”和“天佑亭”;动员各家各户利用废弃的石磨、石臼等种植盆景,装点美化家园;在后山山脉种植风景林木,山脚一层种植三角梅、桃树等观赏植物;山腰种植红色枫叶,打造枫叶林海,打造别样风情的新刀屯。

热门标签: 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 乡镇建设三年行动汇报
《关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总结(精选范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